近年来,草料和谷物价格不断上涨,饲料成本也随之增加,这对于广大牧场而言无疑是一笔较大的投入,寻求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方法和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已成为当下牧场都在研究的课题,而酶制剂作为一种绿色、天然的生物酶制剂,它具有改善纤维消化和提升动物生产性能的作用,可以较低的投入成本改善动物生产性能,这也是在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酶制剂的重要原因。接下来百检检测为你详细解答内容详情。
一文读懂酶制剂在反刍动物中的优秀应用!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当下反刍动物用酶研究多数集中在纤维分解酶上,通过它可提高纤维消化率,因为增加纤维消化率可增加动物对可消化能量的摄入,也就是生产1公斤牛奶或增加1公斤体重所需的饲料更少,或是动物每千克消耗的饲料可以生产更多的牛奶或增加更多的体重。
下面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
饲料酶主要针对的是饲料的纤维部分,饲草干物质(DM)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约为30-70%。即使在理想的饲喂条件下,反刍动物在消化道中的NDF消化率通常也低于65%,而瘤胃中的NDF消化率(可降解性)通常低于50%。瘤胃纤维降解性的改善可以提高全道消化率。同时,瘤胃纤维降解能力的改善使牛通过减少瘤胃中的物质填充而消耗更多的饲料。
可以说较高的干物质摄入量(DMI)对奶牛极为有利,因为牛奶的生产会受到可消化能量摄入的限制。据报道瘤胃中饲草NDF降解性每增加1个百分点,DMI每天增加0.17千克,脂肪校正乳每天增加0.25千克。同样,玉米青贮饲料中NDF降解能力每增加1个百分点,DMI每天增加0.12 kg,经过脂肪校正的牛奶产量每天增加0.14 kg(Jung等,2004)。瘤胃中NDF降解性的提高也刺激了微生物蛋白的合成(Oba和Allen,2000),这增加了牛体内可代谢蛋白质的供应。因此,增加NDF降解能力的酶制剂具有显著提高奶牛和其他高产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的潜力。
这在夏盛的试验中也得以充分验证,夏盛在内蒙古某万头高产牧场进行了夏盛奶牛专用复合酶的科学饲喂,在该牧场3个月的观察验证中,发现该牧场使用奶牛专用复合酶后奶牛泌乳前期和高峰期每头牛每天平均增加1.2-2.0kg;干物质采食量明显改善,增加牧场奶牛日干物质采食量1.0-1.5kg;日粮能量供给改善,奶牛粗饲料干物质、NDF消化率提高8-10%。
作用方式如下
由于瘤胃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纤维消化的过程,反刍动物酶的作用方式相对未知。酶制剂在瘤胃环境中相对稳定,尤其是通过饲料添加时,饲喂后瘤胃中的条件,例如蛋白水解活性降低和pH值降低,有助于提高饲喂酶的稳定性。此外,饲料底物的存在有助于降低酶对失活的敏感性。外源酶具有增加瘤胃环境中酶活性的能力,但瘤胃水解能力的提高将取决于在瘤胃条件下(即pH范围5.5-6.8,温度39±1ºC)施加到饲料上的酶的用量和外源酶的活性。
在饲喂研究中通常使用的水平下,酶制剂可提高瘤胃中正常存在的约5-15%的酶活性。但定量饲喂酶,瘤胃中酶活性的真正增加是很难定量的。而外源酶和瘤胃微生物酶协同作用,其净作用是整体水解能力的显著提高,超过了各个单独组分的累加作用。
除了提高瘤胃环境中的酶活性外,将酶制剂应用于饲料还可以促进纤维的水解。这种水解以增加表面积的方式改变了饲料的结构。瘤胃细菌主要在草料颗粒的切开或浸软的表面上开始其初始粘附。由于外源酶的初始水解而引起的饲料表面积的变化可以解释为酶制剂刺激了瘤胃微生物对纤维的粘附和定殖。细菌粘附对于随后的纤维细胞壁降解至关重要。有证据表明,在日粮中添加饲料酶会增加瘤胃中的细菌数量。
百检平台致力于为企业及个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检测服务。简化检测流程,提升检测服务效率,利用互联网+检测电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从根本上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时间效率,打破行业局限和行业瓶颈,打造出行业创新新平台。为您提供最优质、最便捷、最专业的检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