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微生物检测不能成抗菌药物管理“短板”

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提高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的通知》文件精神,提高我国三级医院细菌真菌感染诊疗能力,日前,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主办、辉瑞中国支持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真菌检测能力建设基本要求专家共识及调研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加强实验室建设 检测是“哨兵”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广谱强效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恶性肿瘤的放化疗、导管插管、器官移植、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等,真菌在临床病原菌中的占比逐年升高,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在《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临床微
生物检验在多学科抗菌药物管理中的作用,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加强临床微生物检验人才培养,联合使用传统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验方法,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能力。”
国家高度重视检测工作。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推出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加强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各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促进临床微生物学的发展。目前已有的抗菌药监测网络、新药监测网络、感染质控中心和医院感染建设网络等,都可以较为精准的获取全国抗菌药使用的新耐药发生的数据,借助网络平台也可指导地方了解最新情况。“ 国家和地方综合调整包括技术完善都是以检测为切入点开展工作,检测角色的重要性相当于哨兵可及时报告前线情况,不容忽视。与此同时,我们也通过对医疗系统医院管理人员和公众宣传普及如何慎重对待抗菌药物,来提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意识。”医政医管局医疗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上一篇:化妆品检测检验标准和项目
下一篇:微生物检测方法概述